核心竞争力之所以如此珍贵,正是因为它稀缺。
这就意味着说在这个世界上,绝大多数的人并不具备这样的东西。
这是因为核心竞争力没有具体可见的标准,也没有立竿见影的回报。
它更是像一场艰苦卓绝的探险,这个过程就像化学实验中的萃取过程一样的,如果缺乏强大的毅力和行动力,最后都会不了了之。
今天我就跟大家来分享一下销售工作中如何去构建个人竞争力。
爱丽丝漫游记里面,红桃皇后说过一句让人很费解的话,她说:“在我们这个地方,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。”
之前我们都以为这是童话,其实这就是现实。
而如今这个社会环境下,一方面是大者越大,强者越强。
另一方面是所有人都在逾越规则,所有人都在离经叛道,后面的很快就要把你给超过去了。
关于我们这代人形形色色的焦虑,得到了各色各样的答案,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,所有的讨论逐渐都聚焦到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关键问题上,竞争力、护城河就是其中之一。
越是竞争激烈的地方,越就需要竞争力,比如说销售,销售本身就是一个竞争极度激烈的对抗性的一个工作。
什么意思?
就是你的伙伴是你的兄弟,他也是你的同事。但是他有另外一个身份,他也是你的竞争对手。
你一边是要跟同事伙伴一起去学习、成长,抱团取暖,一边还要暗自较劲,还要去竞争赛跑。
在这么刺激的赛道中奔跑,你不带点专业装备,讲实话,一圈不到你肯定玩完。
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,到底什么属于核心竞争力?
先来一个核心竞争力的大起底,能力全息图。
什么叫能力全息图?
它是由三个部分组成:
知道和理解的东西广度与深度评价标准。
对应到销售,在知识方面,你必须要具备:
1、产品知识。
就你们家是卖什么产品的?肯定要专业。
2、一些专业知识。
比如说如果你是to B销售,那么你的行业是外贸,你对外贸的知识肯定要具备。
3、理论模型知识。
那么尤其是理论模型,在今天这样的一个知识廉价的时代,讲实话,兜里不揣几个这那思维,其实你根本走不了两步就歇菜。
一个人要想干好销售,他要具备什么技能?
比如说沟通能力、表达能力、演说能力对吧?再就是逻辑思维能力,这些你都得需要。
才干是什么?就是个人品质与特质。这一项是没有什么评价标准的。
一个好的销售,他得需要什么才干?
这都是属于销售在这个部分都得需要的一些能力。
能力全息图就是三个部分,知识、技能、才干,也就是说任何行业任何岗位,甚至说得再大一点,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都离不开这三样东西。
只是你不同的岗位,你对三个部分的要求不同。
通常来说,有知识能达到40分,有技能就会达到60分,熟练的话就能达到80分,你琢磨琢磨就能达到90分。
而这个90到100分,就到了拼天赋的地方了。
实际上,所谓的核心竞争力恰恰是出现在能力的90到100分的区间,低于这个其实都不叫核心竞争力,你有的别人也有,分数都差不多。
那么你掌握了足够多的理论与相关知识体系,对技能运用十分熟练,平时也擅长琢磨,再结合你个人的特质呈现,方能成为他人无法代替的能力。
切忌错把相对竞争力当成核心竞争力。
我们再看第二个部分,就是核心竞争力的两大战略总纲。
第一,将你的精力和时间要投入到大概率向上发展的方向中去。
这种大概率向上发展的方向,其实就是所谓的风口。
例如你的转化率比其他的同事都要高,那你就不要跟别人去拼拜访量,不要拼基数,而是要在效率上持续深耕。
第二,如果不是大概率向上,可以另辟蹊径。
比如说你可以劈开高位市场,进入低位市场,你的优势自然就会成为核心竞争力,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降维打击。
通俗来说,这种核心竞争力叫做:在A领域你擅长B,而在B领域你精通A。
需要注意的是,A和B存在很大的关联性,能够相辅相成,它并不是完全割裂的。
最容易能成为核心竞争力的三种人
从我的整个的经验来看,具备以下三种特质的人最容易能够形成核心竞争力。
一、自我驱动。
这类人就是不需要他人驱动,哪怕外界没有压力,他也能给自己施点压力。
这种人具备锲而不舍的精神,什么事情非弄个水落石出不行。
比如这种人在平时可能遇到一个问题,从来不会轻易错过,也不会放过,或者说遇到别人问自己的问题的时候,就想研究一下再回复。
总之,这类人对于自己有着严格的要求,对他人有着高度负责的精神。
二、喜欢分享和输出。
如果你明天要上台给其他同学讲一篇课文,那你头天晚上连夜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,结果越分析感到越有意思,真正学进去了。
到了第二天你分享得头头是道,别人懂不懂、知不知道并不重要,关键是你很清楚。
到后来你为了做好分享,你还需要锻炼口才,学习PPT等等,最后你看,因为你的分享和输出,你的一系列的能力都随着这个东西提升上来了。
三、善于发现问题,勤于思考。
1932年胡适的一次演讲中,他也提到,大部分毕业生毕业以后就堕落了,就不去学习了。
问了这个问题,他给了三个锦囊:
其中第一个就是: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。脑袋里得装个问题,并搞搞清楚。
我再给大家补充一个我近期总结出来的感悟,就是深度思考。
当今这个环境下,大部分人都懒得去思考,更别说深度思考了,即使思考不会消耗到你的脑细胞,我估计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去主动思考。
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,这也是作为一种优势,或者你在某些领域或者场景,它可能是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?
很长一段时间以来,我在深度思考上吃过不少红利,坦白讲,甚至有些你都很难去表达,因为事情太小了,小到任何人都会忽略,而机会大多数都隐藏在这些细小的威力当中。
尤其是在创业市场上,这样子案子太多了。
所以我以前也经常跟很多学员说,有时候当你其他方面都比较平均,你不妨跟人家拼拼脑子。
那个时候我还提出了一个概念,叫做“用智慧去做销售,用脑子去签单”。
因为大部分销售都是线性思维,简单粗暴地重复了一套简单有序的指令。
这个不是说不好,而说你只要在某一个环节做深度思考,你就能挖到宝。
大家也很清楚,销售工作本身就是一件很烧脑的事,分析客户就是需要深度思考,思考得越深,看的越透,判断得就越精准,效率才会高。
一言以蔽之,在我看来,但凡是核心竞争力都是逆人性的,因为这个过程很费劲、很麻烦、很耗神。
来源:知乎
作者:黑猫警长李立恒
顶部
客服
微信扫码联系客服